顯示具有 我的文章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我的文章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星期一, 3月 30, 2015

教養孩子把握原則



       霪霪細雨的冷天,窗外微駝的身軀在走廊徘徊,我一眼就認出是俊傑的阿嬤。俊傑未經我的同意,飛快的跑出教室去拿阿嬤送來的餐盒和作業本子,轉頭又回到教室座位。
    這是開學至今阿嬤第三次替俊傑送學用品。我將俊傑叫到身旁說:「不是說好不讓阿嬤辛苦送的嗎?」「我怕老師處罰。」俊傑小聲的回答。阿嬤對你的關心與照顧,老師真的很感動,但這是你的粗心沒有自己整理的學用品,老師還是會處罰你在圖書角看書,不可以下課出去玩。事後和父母溝通,才知父母在大陸工作,日常生活由阿嬤照顧,所以孩子依賴心較重。經幾次指導協助之後已改進許多,自己也會整理房間,還會幫忙做家事。
     相信上述的實例,是許多父母共同的困擾,另外孩子時常回家不寫功課,愛和兄弟姊妹爭吵,不肯幫忙做家事等,都是困擾父母的教養問題。其實父母的管教態度,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極大的影響。為何家長總是說孩子比較聽老師的話?請老師多費心教導,其實老師的話並非聖旨,只因為老師的原則較不會改變,或者孩子知道和老師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,因而不會耍賴撒嬌。如果父母能堅持對培養孩子行為模式有益的原則,相信你的孩子較能管理自己,在學習的過程中或在家庭生活裡,能減少脫序的現象,可以減少家長不少的煩惱。
      所謂的原則問題,並非僵硬而嚴肅的規條。而是彼此相互討論約定的規則做法,例如:作業要在幾點前完成,書桌要何時整理,學用品的準備,家事要分擔的項目等。然而事先可以制定家庭生活公約,進行生活教育原則,彼此相互討論,並且要訂定鼓勵與處罰的條件,多用鼓勵並給予正面的獎勵、多給予正面的肯定。獎勵的方式最好能投其所好,效果才會最好。實行的過程中,父母一定要守信用,不能開空頭支票。而處罰也應該是正面的,要能達到效果,不可以因為孩子無理取鬧或要求而動搖改變原則,或是因三代同堂中祖父母的干涉而作罷。技巧性的將孩子帶開,可以將處罰延緩,但是不能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  總之,堅持的原則立場明確確實,相信孩子更能明辨是非對錯,也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,更能自律的管理好自己份內的事。相信自動自發又明理懂事的孩子,才是人見人愛,真正現代的好兒童

吃早餐的兒童 學習能力頂呱呱




依據研究報告指出,吃過早餐的學童比沒有吃早餐的孩子學習能力更強,成績表現更優秀。許多專家都強調,早餐吃的好,可以提供充足的身體能源,恢復體力及精神,讓孩子能應付早上各項活動,輕鬆愉快的學習課業;而大人在工作方面,也能強化工作效能。
根據本人教學多年的觀察結果發現,吃過早餐的孩子,在早上的各學科學習測驗上,無論是學習認知、理解、應用、分析、評鑑、辨識、記憶、回溯、說故事、圖片說明、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明顯高於沒有吃過早餐的孩童,表現當然就更突出卓越了。

沒有吃過早餐的孩子,學習效果普遍較為低落。如果原本身體狀況就不佳的學童,又不吃早餐,對學習能力的負面影響就更加嚴重了。所以身為父母的你,可以多方面選擇簡單而又營養的早餐,為孩子的一天打氣加油,切記別讓小孩子早上餓著肚子去上學喔!


星期二, 9月 02, 2014

15個生活習慣 養出好腦力



主題:15個生活習慣 養出好腦力




內容:
2010-07 親子天下特刊

鍛鍊大腦不必花大錢,其實最好的方法就在平凡不過的生活習慣和教養態度裡。一旦掌握了大腦的基本特性,澆灌以愛與適當養分,每個孩子的腦部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!以下綜整出專家建議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十五個生活習慣,不用花大錢買閃字卡和參加大腦潛能開發班,就可以讓孩子的小腦袋健康長智慧。

習慣1 一切從吃得好開始

     大腦細胞每五個月更新一次,要讓大腦有機會絕頂聰明,最容易見效的第一個方法,就是給它足夠的好營養。有心為孩子健腦的家長,魚和魚油,是護腦必備的好食物。由於人體很難透過飲食轉化合成omega-3,因此可透過食用深海大型魚類的眼窩、油脂部位,或魚油膠囊來補其不足。

習慣2 睡得好才記得牢

     睡眠主要有四個功能,一、修補神經元,二、複習白天所學,三、淘汰不需要的記憶,四、調節情緒。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學會重視睡眠,就像重視營養與運動一樣。睡眠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生活習慣的左右,即使孩子生理上該睡了,若是睡前情緒太高亢、從事激烈運動、習慣跟大人當夜貓子,生活習慣便會擊敗生理時鐘,改變孩子的作息表。為了寶寶的成長,家長要特別用心穩定孩子的睡眠作息,早睡早起才是王道。

習慣3 運動可以增強腦力

     吃好、睡好可以讓大腦維持在運轉巔峰,但運動卻能額外增進神經元細胞的快速增長,等於幫大腦多裝了好幾條記憶體。運動可以將新鮮血液帶向腦部細胞,大腦會產生多巴胺、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三種神經傳導物質,誘發大腦神經元增生,多巴胺使運動的人心情愉快,血清素與情緒和記憶有直接關聯,正腎上腺素則和提升注意力有直接關係。親子運動是遊戲、而不是比賽,不需要很專業正式,只要達到基本的運動強度就好。

習慣4 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

      專門研究兒童發展的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指出,早期的安全依附是一切兒童發展的基礎,甚至可以用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就。因為嬰幼兒的依附和探索行為幾乎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,那些能夠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起安全依附的幼兒,通常也比較願意對周遭環境進行探索。安全依附的孩子有較多的探索行為,愈多的探索意味著與環境有愈多的互動,愈多的互動使孩子的腦神經連結愈複雜愈緊密,孩子當然也就愈聰明優秀。

習慣5 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

      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孩子遊戲時大腦在休息,但最新發現是,遊戲的角色扮演和想像力可以幫助他們建構抽象思考能力,有助於增進學科表現。腦神經科學家也認為,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。當一個小男孩專注玩積木,進入了平靜忘我的境界,大腦正在經歷一段與他心智能力相合的挑戰,這也是大腦最活躍、最有創造力的瞬間。
周育如指出,光「玩」並不算真正的心智挑戰,家長或老師應該提供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難一點、但又足以達成的挑戰,大腦會經歷了一段平衡、失衡又平衡的過程,神經元又走出一條以往不曾通過的新路。

習慣6 動手做過才會留下痕跡

       周育如強調,孩子一出生,腦中已具備這一生要用的幾乎所有神經元,決定他智力高低的是這些神經元之間連結的密度與強韌度。尤其是那些他主動探索、主動處理過的訊息,在腦中會建立最長最強韌的連結,而被動被灌輸的經驗所建立的連結,往往是脆弱而短暫,將來很容易就被拋棄掉,這就是發展上的「用進廢退」原則。所以我們拚了命塞給孩子的,最後都難逃被修剪掉的命運,反而是孩子在自發性玩耍、探索、主動閱讀中得來的經驗會被保留下來。給時間,讓孩子動手做,也是鍛鍊大腦重要的過程。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分析,大腦是為生存而存在的器官,外在環境不斷給磨練,大腦才有機會學習諸多生存技能。「一定要親自走過,才會在大腦留下痕跡」,孩子早該自己學坐捷運了,家長還每天接送;永遠匆忙的早晨,總是忙到沒耐心等孩子綁鞋帶,其實都已經剝奪了孩子建構大腦的珍貴歷程。

習慣7 正向管教教出自信的孩子

        孩子在遊戲中解決問題,了解因果關係,擁有最初的成功經驗時,家長若能真誠鼓勵與讚美,孩子的臉上會出現一抹滿意的微笑。此時,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,也因為分泌了「多巴胺」這項正向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微笑著。
多巴胺在期待與獎勵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。滿足是學習的重要刺激,當人們專心、與自我一致、與世界和諧相處,或成功達到任務時,這種美好的感覺會引發成功的學習,並儲存在大腦。

習慣8 好奇心是大腦思考的燃料

      好奇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驅力,像是能讓大腦機器全速運轉的核心燃料,孩子願意去思考,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,是鍛鍊腦力的最好習慣。家長可以要孩子先「猜猜看啊!」小腦袋就會進行歸納與推理。「即使猜錯也沒關係,我們的文化太注重要『對』,容易澆熄孩子的探索好奇心,」王秀園說,有時孩子會冒出很無厘頭的問題,父母更應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,而不是阻止發問。

習慣9 從小學習為自己負責

       學步兒經常鬧脾氣,用一個簡單有力的「不」字對抗全世界,常讓家長頭痛不已。其實家長可慢慢放手,開放幾個你可以接受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,讓他從中獲得獨立、自主的權力感,也同時學會為自己負責。
一開始,父母可以提供多個選項,讓孩子從中選擇,如果孩子嘗試後,感受到自己能做決定的成就感,就會慢慢願意嘗試自己選擇。如果孩子自己選擇卻有不好的經驗,家長也不要心急,可以告訴孩子,雖然他的選擇沒有成功,但願意嘗試的勇氣很令人佩服,下次再試試看就好。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慢慢嘗試,用他自己的節奏來發展自我。

習慣10 父母言教不如身教

    「父母要以身作則」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教養守則,一九九二年義大利帕瑪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「鏡像神經元」,解讀了父母的身教那麼的重要,原來跟大腦息息相關。模仿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學習歷程,孩子早期的模仿場域是家庭,這也呼應了身教、言教、學習環境的重要性。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也說明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。品格是長期模仿、觀察、內化的結果,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,模仿對象除了父母以外,同時受到環境與經驗的影響。

習慣11 不要讓壞習慣坐大

      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過來是有道理的。大腦資源地圖不時因經驗而修正改變,好習慣和壞習慣的神經迴路在其中互相爭奪地盤,想站穩腳步。
《改變是大腦的天性》指出,大腦有個特性叫「神經可塑性」,每一次做不同的活動,大腦會改變結構與神經迴路,使它更適合手邊的作業,假使某個零件壞了,其他部位還可以接手這項工作。大腦有彈性、知變通,卻也使我們某方面變得更食古不化,我們一些最頑固不能改變的毛病其實也是神經可塑性的產物。
假如我們停止使用某種心智技術,不但會忘記如何運用,連它在大腦的空間也會被其他常用的技術搶走。

習慣12 長期家庭壓力會傷大腦

       心理學實驗證實,長期的嚴重壓力會改變行為,讓人放棄學習。當孩子長期目睹父母吵架,又無力停止或改變這個令人無助的狀態,這種失去控制權的感受會影響孩子一生很多事情。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,童年不當的責罵或受虐經驗會永遠傷害神經元的發育,家長對孩子的責罵應該更為謹慎。《大腦當家》指出,壓力太大或太久便開始傷害學習。壓力大的人數學做不好,語言處理不夠快,記憶力差,不會把過去的訊息類化到新的情境,也不會修改舊的訊息適應新的需求,更無法專注。壓力大的人在認知作業上,比壓力小的差了五○%。

習慣13 多跟孩子說話和擁抱

       新生嬰兒是個大近視,他們的視力大概只能看清楚三十公分左右的距離,不能自動調整焦距,更遠或更近的物體就會變成一片模糊。造物者似乎是設計好要嬰兒把身邊愛他的人看得更清楚。因此,爸媽應常常抱寶寶,雙手環抱將他貼近胸前,有如回到子宮般安全。跟孩子說話時記得和他四目相接。洪蘭曾說,如果不是眼睛看著孩子,面對面跟他說話,那些聲音是背景噪音,對孩子神經連結沒有什麼幫助。

習慣14 睡前帶孩子回憶一天

       爸媽也可以在每天睡覺前,靜下來跟孩子聊聊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,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,哪些事讓他開心、哪些事讓他傷心。回憶一天的感受,幫助孩子消化整合,紓解情緒,成為睡前儀式的一環。

習慣15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

       你的孩子是不是出門前一定要做某件事?睡覺前有一定的活動程序?不少父母對幼兒這樣的「無法變通」和「龜毛」感到困擾與不耐煩。
       幼兒發展專家李坤珊提醒,固定的生活時間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,安全感的重要來源。成人的生活很複雜,充滿變化,成人可以隨時應變調整生活程序,但幼兒還不具有時間概念,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,所以他們要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,依靠生活中的固定事件來掌握未來。
     因此李坤珊建議,家長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,讓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依循一定的程序。這些固定的程序,從開始到結束,一個也不能少,少了一個步驟就會讓他們焦躁不安。讓孩子放心的等待,有信心的期待,這就是安全感。孩子愈能掌握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和規律,愈能預測外在世界的變動,就愈覺得自己有能力,因為他們將慢慢的學會如何處世。


     時時提醒自己「十五個養出好腦力的生活習慣」,爸爸媽媽就能與「腦時代」同步,做個與時俱進的好父母。